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1月16日電(記者 李愛平)7年間,三次選擇駐村,三個不同的地方,不變的是義無反顧的為民之心;從“曉明”到“劉書記”,他早已深深地融入到群眾之中,“駐村這項工作肯定要有人做,我愿意繼續去駐村,幫助更多的村民去解決實際困難!边@一次,劉曉明任職內蒙古林西縣五十家子鎮九連莊村第一書記。
回想起第一次駐村,劉曉明打開了話匣子,“2016年,32歲的我第一次到五十家子鎮東敖包村駐村,正趕上脫貧摘帽攻堅時期,略帶內向的我都不知道咋跟村民交流。但是兩年的時間,我在千絲萬縷的精準扶貧工作中,迅速成長,在與群眾共同努力下,見證了脫貧攻堅這一偉大工程的勝利,我深感光榮與自豪,也感悟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與意義!2018年5月,劉曉明幫助東敖包村32戶68名貧困群眾經過國家驗收,全部脫貧摘帽后結束任職。
2022年,林西縣五十家子鎮西耳子村因更換幫扶單位,第一書記空缺,彼時正在村里任工作隊長的劉曉明毅然向組織遞交了申請。這一次,身份不變,但職責更大了,西耳子村共有常住人口338戶788人,但村集體經濟略顯薄弱,詳細了解全村情況后,劉曉明決定從盤活村集體資產,提高村集體收入開啟鄉村振興工作之路。
西耳子村二道營子肉牛養殖小區于2014年建成,占地40畝,500平牛舍12棟,屬于村集體資產,但當年為了引導群眾盡快搬進肉牛養孩子小區,實現規;瘶藴驶洜I,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并承諾可免三年租金,2016年,因肉牛價格不穩,經營不善,合作社名存實亡,集體資產閑置,個別養殖戶小規模經營,至今沒交過租金。劉曉明以問題為導向,逐戶走訪,講清利害關系,聯系協調工商等部門做好相關手續,宣布破產并注銷了合作社,將所有棚圈的產權收回到村委會管理。同時聯合鎮司法所、派出所等相關部門開展普法宣傳并追繳租金,經過一番努力,與養殖戶協議每年每棟棚圈租金1000元,從2017年開始收繳,成功防止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流失,以點破面,為全鎮“三資”管理敲響了警鐘。
“曉明是一個做群眾工作很有耐心又很細心的同志,脾氣好,非常善于做群眾工作和政策解讀工作,在群眾中口碑特別好!蔽鞫哟妩h支部書記賈廣會這樣評價劉曉明。
2022年,林西縣五十家子鎮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弘揚孝德文化為突破口,實施“孝德潤萬家”工程,按照“政府引導、子女盡孝、自愿參與”的原則,以全鎮范圍內脫貧享受政策戶和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戶中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為對象,子女交納贍養費按照每位老人每季度300元為最低標準,政府每季度為每位老人獎補100元。而85歲的老人張景芬,因年輕時與兒媳鬧矛盾,一直不和,其子女不愿參與“孝德潤萬家”工程,劉曉明對四個子女開啟了“家訪”之路,“這條路”一走就是半個月,面對面調解做思想工作,坐在一起化解矛盾,半個月的成果凸顯,不僅參與了“孝德潤萬家”工程,還一起商量了老人贍養方案,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群眾的事基本上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群眾利益無小事,要給予他們尊重和公平,更要以真心換真心!边@是劉曉明第三次申請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寫在筆記本上的第一句話。距今才剛剛過去十天,而劉曉明的駐村筆記本已經記了滿滿5頁!斑@幾天,趕著這場大雪,老百姓都不出門,我想盡快的走訪入戶,了解咱們九連莊村老百姓的急難愁盼,盡快領取“新任務”,然后腳踏實地面對新挑戰,與群眾一起謀發展、促振興,我充滿信心、滿懷期望!眲悦餍判臐M懷的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