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1月13日電 題:興安盟突泉縣:小事不“小視” 巧解“千千結”
作者 王越
“哪里有矛盾糾紛,哪里就有調解組織,哪里就有調解員!蓖蝗h司法局副局長黃強說。
近年來,突泉縣強化主動排查,抓源頭防控,發揮聯動解紛作用,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季行動”除隱患
今年5月,突泉縣司法局杜爾基司法所工作人員在杜爾基鎮裕民村排查山林土地糾紛時,了解到村民付某與宋某之間出現土地問題。工作人員聯合派出所民警一同對爭議土地進行面積測量,查證宋某種錯半條壟。經調解,宋某愿意賠償付某的損失,矛盾得以成功化解。
突泉縣根據矛盾糾紛發生的時間性、季節性特點,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四季行動”。春季側重山林土地糾紛,夏季側重鄰里糾紛,秋季側重生產經營性糾紛,冬季側重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們深入田間地頭、村屯院落、農貿集市開展排查。2022年以來,共排查化解山林土地糾紛256件、鄰里糾紛81件、生產經營性糾紛92件、婚姻家庭糾紛49件。
多方聯動解糾紛
太平鄉人民調解委員會曾接到突泉縣水泉法庭的一起訴前委派。村民李某某于1997年訴訟離婚,離婚后對三名子女未盡到撫養義務,子女多年來生活拮據。后李某某患上腦血栓、冠心病,無生活來源,起訴三名子女,要求履行贍養義務。太平司法所所長、太平鄉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高維君聯系了太平派出所、水泉法庭參與調解,同時積極聯系李某某的代理律師,多次召集李某某與其子女當面溝通。最終,雙方簽訂人民調解協議并進行司法確認!霸诮鉀Q居民矛盾的過程中,有了民警和律師的共同參與,不僅讓調解更有說服力,也大大提高了化解效率!备呔S君說。
為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突泉縣采取“聯動+對接”模式,著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以基層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暢通公調對接渠道,創新開展律師掛職司法所法治副所長的工作模式,并引入民政、婦聯等部門,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以“所庭聯動”暢通訴調對接渠道,推進司法所與法庭聯動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多訴訟外糾紛解決渠道。以“所辦聯動”暢通訪調對接渠道,形成司法所與鄉鎮信訪辦在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全流程的無縫對接。2022年以來,“三所聯動”共開展排查214次,成功調解糾紛75件;訴調對接案件83件,全部調解成功并申請司法確認;訪調對接案件13件,均調解成功。
線上線下強排查
“自從有了矛盾風險分級管理系統,矛盾糾紛排查更有針對性,開展工作也更順利了!蓖蝗h司法局水泉司法所所長時玉山介紹道。
今年,突泉縣開發分級管理應用程序,在水泉鎮試點運用,對全鎮2萬余人口實施精細化管理。以戶為單位,應用程序顯示的紅色重點對象經常排查,黃色一般對象定期排查,綠色穩定對象偶爾排查。
突泉縣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社情民意收集、治安防控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簡單糾紛當場調處,疑難復雜糾紛轉至基層司法所調處。線下以“司法所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五位一體模式,常態化開展全方位、無死角排查模式。同時,注重典型選樹,夯實物質保障,進一步調動基層司法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形成層級分明、運轉有序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調解網絡,持續暢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秉S強說。(完)